是否值得为一场痛快的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人生?
双十一不知道买什么,于是把自己当当里边的购物车都清空了,这本书忘了是什么时候加进来的,但是看图书推荐似乎还不错吗,所以刚到之后久开始看了。整本书也就不到三百页,大概花了两三天就看完了。
说实话整本书的节奏并不是特别有波澜,但是叙事描写确实特别流畅,可以看出作者高野和明的小说就是这种叙事风格。整本书最值得读的并不是案件的真相,而是对故事背景中的司法程序的质疑,这让我想起了东野圭吾的《沉默的巡游》,但是很明显两个故事不是一种风格的。《消失的13级台阶》从一个因被判杀人罪坐牢2年后释放的人——三上纯一 为角度,讲述管教官为了探求司法的真理、纯一为了找到自我的救赎去帮助一个死刑待执行的人——树原亮翻供的故事。在多年前一对老夫妇在自己家里惨遭杀害,在犯罪现场不远,发生了一起车祸,驾驶人是树原亮,并且在其身上找到了老夫妇家里的物品以及血迹,而他自己却因为车祸的缘故导致失忆,无法想起当时的事情,最终被判定为杀害夫妇的凶手,并被判死刑,服刑期间有过四次的重审申请但均被驳回,并马上将执行死刑。
三上纯一是因为在酒馆与人争执无意中导致人死亡,最终被判监禁2年,两年后出狱发现自己的家庭因为自己的原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偿还受害人家庭的损失,父母卖掉了房子,并且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自己本该上大学的亲弟弟因为无法忍受被人指责是杀人凶手的弟弟而从高中退学,之前熟络的邻居和朋友也在有意疏远自己。这些都让纯一非常自责,因此在南乡邀请他去为树原亮寻找证据平冤翻供时,他没有过多的犹豫就选择了同意。
南乡是一个管教官,最初是因为热爱所以去监狱当上了管教官,但是随着对监狱的了解,他对这份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些在他第一次执行死刑时为自己心里埋下了一个因,而为树原亮找证据翻供则是这个果,因为在监狱里对三上纯一有足够的了解,让他决定找三上纯一合作。
文中有提到关于刑罚的教育论和报应论,既对犯罪份子的判决是出于教育其改过自新的目的还是出于因果报应的目的,这在当前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里边应该都是有不同的侧重的。
另外就是死刑的合理性;死刑对于罪犯、受害人、罪犯家人和受害人家人等会有什么影响。
最后是对开始那句话的思考,“是否值得为一场痛快的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人生?”,一个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值得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去复仇,比如《沉默的巡游》中凶手因为法律的漏洞而继续逍遥法外时,受害人的亲人朋友选择组织了一场计划已久的复仇,电影《妈妈别哭》里边为了给女儿报仇,母亲杀掉了所有的施暴者,当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身边时,人是不可能保持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