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出去跑步,被告知小区临时进入管控状态,不允许出小区。我其实是一个挺逆来顺受的人的,但是听到这总归是有一些不太高兴,本来早起跑步,然后回家洗个澡再吃个早餐,这是非常规律并且轻松愉悦的事情,却被突然来的封控打断,这就像是跟喜欢的人约好了去吃饭,但是你满心欢喜到了地方却被人家告知来不了,任谁都开心不起来。更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什么网上的段子,疫情期间失去生活自由的人不在少数,你被告知别人放鸽子,别人可能也在郁闷为何小区突然就被封控了。

但必须说清楚的是,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小区做的不好,相反,我们小区是在这事情上算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了,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张贴了为什么要封控,封控的策略以及封控几天,这些都写的很清楚,这是非常正确的,作为小区居民我们也支持这样的防疫工作,对比这几天网络上发酵的很多地方的封控管制,什么信息都没有就在封控管理,毫无逻辑,也毫无人性。

这篇随笔,我是准备写一写在疫情管控之下的自由的。什么是自由?虚无主义会认为自由是人生来的诅咒,存在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生来的权利,正因为自由我们才能去追寻我们的意义,我们才有别于他物。但自由却并不等价于无知。

疫情时代,我们普通人被压抑了很久,我们无法为未来的事情做打算,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未来、明天甚至下一秒自己会不会就被突然来的疫情管控限制住。人当下的很多行为都是基于可预期的未来执行的,比如我们知道冬天会下雪所以才会购买厚衣服,我们知道明天会下雨,所以出门才会带雨伞,我们知道股票会涨才会去投资。但是当未来变得不确定了,人当下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我们不会去计划自己的出行,不会去安排与朋友的聚会,不会准备周末的郊游或者徒步,总的来说,人的需求被大幅度地限制;而从供给端来分析,疫情管控让很多商品生产供应商、运输以及销售商、服务业供应商等都无法提供足够的商品与服务,加之需求的大幅减少,商铺大量倒闭,供给减少。而国际形势也不容乐观,美联储加息,中国为了稳住经济接连降息降准,可是无法刺激内需,总归是没法让市场经济流动起来的。

再说回自由,这几天网络上关于各地居民反抗疫情管控的信息都被前几天乌鲁木齐的一次火宅事故点燃,造成了10人死亡,9人受伤,然后是一则名为“路是通的,他们不跑”刷爆朋友圈,老实讲,文章里边写的很多东西其实远在异地的我们是无法去考究其真实性的,从客观理性的角度讲一个正常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不应该随意被这样的信息鼓动的,但是我们被疫情管控压抑太久太久,我们已经无法用理性的思想去判断这个事情的合理性以及正确性,所以一瞬间,舆论被点燃,半天时间朋友圈各种公众号文章被转发,然后被微信屏蔽,还衍生出各种版本的文章。当文字巧而妙之地引导了绝大部分人心中压抑了很久的冲动时,理性和认知根本无法让我们保持清醒,更何况朋友圈大部分人都已经在表明自己的观点,自己也只是简简单单转发一下。起初我也是这种想法,不过最终理智告诉我务必好好分析这个事情,不要被情绪所鼓动,所以我也没有参与去转发这些文章,但是我还是表达了我对某些地方疫情防控不合理的态度,作为被疫情影响的普通人之一,我也很清楚被疫情影响的我们生活变得有多么不方便,还记得这边刚刚通知临时管控时,我去一家店里喝羊肉汤时,跟老板的闲聊,老板说店里不能堂食,然后也没通知会这样几天,客流量少了很多,之前很多来店里吃饭的人应该也来不了了,但是店铺的租金都得照交。《遥远的救世主》里丁元英说过一段话“天下大事论到极致,不过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人情冷暖论到极致,不过是男男女女的一个情字”,疫情防控触及到了民之根本,要说普通百姓心里没有意见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时候就差一根导火索将这股情绪引导出来,而刚刚好乌鲁木齐的火宅就充当了这个角色,就算不是这个事情,也一定有其他的事情来引爆民众的情绪,而这时候也就没有人关心这件事情本身的最初的真实性了。

另一面,我们作为独立人,有自由去思考,去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人始终是感性的生物,作为人,理性永远无法打败感性,否则我们就是机器。当这种感性被舆论控制,那我们就变成了武器,而我们还不自知。这并不是自由,自由并不是无知,自由不是美国的“嬉皮士”为了对抗主流社会而选择肆意放纵。自由是独立,自由是在我们拴住了自己盲目无知、野蛮暴劣的那一头本我野兽之后,去追寻超我的意志。

最后,我支持公开的、合理的、透明的防疫工作,我反对不公开的、不合理的、不透明的随意封控政策;我将我早上跑步时的所想记录了下来,可能比较发散,逻辑也比较混乱,我想表达是作为国家公民,我依旧相信国家宏观的防疫策略,我依旧相信国家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一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