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我在公司附近拍的,大概是下午五点左右,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很喜欢这个色调,看着很平静,可是又不太平静。)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并不太平静。这个月初,12月6号,国家宣布了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了,也就是说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封控管理了。巧的是6号凌晨我们楼检测出了一个阳性,在政策还没真正落地的时候,社区还是把我们封控了起来,取外卖和快递都是在楼下取。不过只封闭了1天,7号的时候社区通知放开了,除了阳性的居民,其他人都可以正常出小区。
这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全部放开了。我在2号的时候就提前下单了一些常用的药,包括布洛芬、感冒灵,还买了几盒抗原检测盒,那时候放开的消息还只是传言,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事实证明我的提前准备是正确的,现在是11号,北京这边大部分的感冒药已经买不到了,很多人发烧后为了能有药只能去附近的发热门诊,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发热门诊门前一直在排队,很多人直接抬着凳子去,有些地方发热门诊排队时间甚至会超过5个小时。从经济观察报公众号上的文章看,其实不仅仅是北京,包括广州、武汉等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冒类药物短缺。
自放开后,周围阳性的人也逐渐增多了,常态核酸检测点却少了不少,很多人人发烧之后,买不到体温计,买不到药,只能选择去发热门诊排长队,最后只能拿到一点点药。很多人开始不把新冠当回事,从之前的谈新冠色变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我甚至还没转换过来。这就是2022年。
我无法评价封控和放开到底哪一个更好,但是我体验过了封控,也看到了因为封控导致的经济萧条,如今我又看到了放开后的众多民生问题,只能感叹在众多历史大事件下最受影响的还是普通的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真的十分被动。
虽然说放开后预计会有超过70%的人会得一遍新冠,但是说实话我不想得,没人愿意得病,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得病呢?从严格封控到彻底放开,转变如此之快,背后涉及到的各种利益权衡,在其中普通人的健康占了多大比例?我不想拿我的健康去冒险。
这个世界有太多我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保持清醒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即将到来的2023,不会像今年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