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读书笔记了,这次出门旅行正好为了打发路上的闲暇时间,带了几本之前买的东野圭吾的没看完的书。加贺恭一郎系列的书还差几本就看完了,总得慢慢品味,不过也好在东野老师还没正式给这个人物的故事画上句号。

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瑞兽,在日本一座被视为“日本道路的起点”的桥–日本桥两侧,竖立了两座麒麟,而案件就是以一个在日本桥的麒麟像下被发现的刺杀身亡的人开始的。

警察着急于破案,媒体衷于炒作关注度,社会舆论总是喜欢以最冰冷的刀子划在与案件有关的人的伤口上。在这冰冷之下,总有像加贺这样的人,始终坚持以还原真相为目标,以最温柔的方式去抚慰案件带来的伤口。

“不可以。“加贺斩钉截铁地说,”就这样半途而废地结束侦查,拯救不了任何人。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事情的真相。“他的声音小得像自言自语,但语气无比坚定。

在《沉默的真相》、《狂飙》以及包括东野圭吾的作品里,我始终认为像江阳、安欣以及加贺恭一郎这样的人太理想太纯粹,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存在。因为他们做的事情,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十分地愚蠢。自私、贪婪这些本是印刻在人的基因中的本性,人很难与之抗衡。

我始终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并且就算是一个有理智的正常人,在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之下,我也认为只是一个一手拿十字架一手拿镰刀的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恶是不会消失的,恶只能被约束,当约束它的条件没有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恶魔。

道德与法律在外在层面上约束人心中的恶,而真正约束住大多数人心中的恶的东西,叫做“希望”,这也是江阳、安欣、加贺恭一郎以及汤川学存在的意义,他们是创作者传递“希望”的媒介。

顺便贴一下故事结尾,加贺与松宫送香织离开的对话:

“刑警先生,我不后悔来到东京。“香织开口说,”因为,我和冬树在这里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绝不会损坏,也绝不会消失“。

松宫默默点了点头。此刻什么都不用说,他心想。

他们把香织送到东京站的中央检票口。从松宫手里接过包,香织对二人聚了一躬。“谢谢你们。还有,你们为冬树洗清了冤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这件事情,忘了也没关系。“加贺说,”一定不要忘记的是,为了这个孩子,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倒下的决心。“

“好。“香织认真地说。

“加油!“松宫说。

“好。“她又说了一遍,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