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如何正确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恶?

看完芥川龙之介的《疑惑》之后,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们把人性中的特性按照道德文化分成了善与恶,但是两者密不可分,是作为支撑人性的一体两面,我们能正确去接纳我们善的一部分人性,但是恶的人性我们要如何去面对呢?压抑只会让自己内心矛盾,而释放又会因此伤害别人,最后难道只能像《疑惑》中的男人一样从自责、扪心叩问到怀疑,最后发疯吗?

我经常会去审视自己内心,去挖掘我的言行背后的真正的想法,因为这是从我自身的角度去认识人性的方式。但是约往深处挖掘,会越发现压抑在最底层的、无意识的往往都是恶,这一点天主教的七宗罪阐述得很明白。人性本“恶”,如果说人不能正确地去认识“恶”,那在面对“恶”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被吞噬。尼采说,与恶龙搏斗之人,终究自己也会变为恶龙。

直面“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同样,在直面了人性中最深的恶之后依旧愿意去爱人和相信人,也是英雄。火影忍者中漩涡鸣人与长门两人,都是直面过人性最极致的“恶”,长门身处黑暗眼前只有黑暗,但鸣人身处黑暗却抬头看向了善,所以长门想要毁灭,而鸣人选择保护。要直面恶,需要向善。

有很多人可能告诉过我怎么去面对别人的恶,是以德报怨,或是睚眦必报,都是一种选择,我们内心有自己的判断,因为我们有所准备。但是几乎没有人告诉过我要怎么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恶,有人偶然发现了自己内心的恶会开始厌恶自己,会极力去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甚至对自己造成影响,而这种对自己内心的恶的察觉有时候还会被投射到外界,让我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恶意。

所以首先还是要承认自己内心存在的恶,唐人街探案中有一个片段,怎样把一张纸立起来,答案是对折然后形成一个不平行的两面然后相互支撑纸就可以立起来,人性也是如此,我们接受的知识和认知告诉我们善与恶是对立的,是割裂的,是矛盾的,是不可统一的,但实际上善与恶应该是人性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正确认识人性,然后爱我所爱,行我所行,无愧于心即可,不要过分去苛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