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控与自由
今天早起出去跑步,被告知小区临时进入管控状态,不允许出小区。我其实是一个挺逆来顺受的人的,但是听到这总归是有一些不太高兴,本来早起跑步,然后回家洗个澡再吃个早餐,这是非常规律并且轻松愉悦的事情,却被突然来的封控打断,这就像是跟喜欢的人约好了去吃饭,但是你满心欢喜到了地方却被人家告知来不了,任谁都开心不起来。更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什么网上的段子,疫情期间失去生活自由的人不在少数,你被告知别人放鸽子,别人可能也在郁闷为何小区突然就被封控了。 但必须说清楚的是,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小区做的不好,相反,我们小区是在这事情上算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了,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张贴了为什么要封控,封控的策略以及封控几天,这些都写的很清楚,这是非常正确的,作为小区居民我们也支持这样的防疫工作,对比这几天网络上发酵的很多地方的封控管制,什么..
Read more

为什么要读书
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喜欢看书的人,而且我只看纸质书,我对电子书有一种莫名的偏见,我的强迫症会要求我在书开封之际去感受印刷油墨的气味,会在我阅读的时候要求我去用指尖轻轻摩挲书页,如若不然这书或许就看的不太自在。 我曾经“吞”过很多书,说“吞”字是因为大多书我都看的一知半解,过不了太久就忘了,所以后来我尤其会多看一些小说类的书,因为意蕴悠长、辞藻华丽或者富有哲学的文字,我总是不太能记住的,但是小说的剧情却不容易忘掉。在大学时我看过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以及《数字城堡》,老实说是这几本书让我开始对小说类书籍产生的兴趣,后来又看了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祈祷落幕时》、《恶意》、《沉默的巡游》、《解忧杂货铺》,看过村上村树的《图书馆奇谈》,看过《小王子》,看过豆豆的《遥远的..
Read more

科学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正如它的名字的含义一样,是“维持生命正常运作的微量元素”。但是维生素家族成员种类很多,功效也大不一样,我要如何正确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补充多少,怎么补充,这些都非常有讲究,所以我查了一些资料把相关的资料都记录一下,然后按照这个去正确补充我所需要的维生素。维生素的特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单一性的缺乏某类维生素可以通过饮食调节,但如果平时经常点外卖,饮食又没有太在意均衡性,可以通..
Read more

花
我曾经有一盆花。 印象中是部门活动的礼品,大概是缘分,让我觉得它很特殊。 我不是一个懂得如何照顾植物的人,我只记得植物都需要多晒晒太阳,每天要浇水,恰巧我的工位在七楼向阳的地方,很适合它。 它看起来也很喜欢这里,没过多久,手掌一样的绿色的叶子就开始向外伸展,没多久就能碰到了我的书,然后是我的笔筒,然后是我的显示器,在我们项目组封闭开发时,我也带上了它,让它在我旁边。我从来没有忘记过浇水,哪怕是节假日,我也一定会在节前好好浇一次水。它在渐渐地熟悉我,知道我什么时候到公司、什么时候走,知道我熬了好几天终于解决了问题时开心的样子,也知道我因为晋升没过情绪低落的样子。 大概过了不到半年,因为业务调整我的工位从七楼搬到了四楼,并且新的工位背靠阳光,这里没办法每天晒到太阳了,它好像很不开心,即使我一直记得给它浇水,但..
Read more自救之路:01-为了什么而活着
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都否定了人活着的意义,认为人是被动地来到了这个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做着没有意义的事情,活着就是活着,最终只能走向死亡。这很像一个很经典的悖论,生的对立面是死吗?诡辩者认为不是,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开始死亡了,我们一直都在朝着死亡前进,所以我们是在前往死亡的路上,即我们正在死亡。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虽然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是跟历史长河与浩瀚无尽的宇宙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那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来活过这短暂的一生呢? 我认为,为了什么而活着,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它是对自身所有问题的终极回答,十分重要。比如说,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出来工作?回答是为了挣钱,那为什么要挣钱?为了自己的生活,那为什么要生活?为了活着!人所做的众多事情,即便自己不喜欢,即便会花费自己大量的精力、大量的时间也要去做..
Read more

读书笔记--《消失的13级台阶》
是否值得为一场痛快的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人生? 双十一不知道买什么,于是把自己当当里边的购物车都清空了,这本书忘了是什么时候加进来的,但是看图书推荐似乎还不错吗,所以刚到之后久开始看了。整本书也就不到三百页,大概花了两三天就看完了。 说实话整本书的节奏并不是特别有波澜,但是叙事描写确实特别流畅,可以看出作者高野和明的小说就是这种叙事风格。整本书最值得读的并不是案件的真相,而是对故事背景中的司法程序的质疑,这让我想起了东野圭吾的《沉默的巡游》,但是很明显两个故事不是一种风格的。《消失的13级台阶》从一个因被判杀人罪坐牢2年后释放的人——三上纯一 为角度,讲述管教官为了探求司法的真理、纯一为了找到自我的救赎去帮助一个死刑待执行的人——树原亮翻供的故事。在多年前一对老夫妇在自己家里惨遭杀害,在犯罪现场不远,发生..
Read more

消费人群划分--《2022美好生活洞察》报告
今天在钛媒体上看到一个文章讲了《2022美好生活洞察》这个报告里边关于消费人群划分的内容,于是我去搜了一下这个报告,在奥纬咨询的官网中找到了这个报告,可以点击这个查看。我认为这个对于了解当下的经济形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此将相关内容摘选了出来,以下是从这个报告中摘取的关于 消费人群划分 以及 消费场景划分。 消费人群划分报告将消费人群分成了8类。 一、学生社会新人——乐有我寻,自在张扬 特征成长于中国经济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阶段,刚刚离开原生家庭,迈入社会。他们单纯美好,对现状较为知足。享受自由,穿梭于众多消费及娱乐场景之中。 主要需求 寻求消费“共鸣”:从“自我”出发选择产品及服务,用品牌彰显他们的生活态度,选择合适的单品而非盲目跟随市场流行 纵情先锋文化与科技:关注新潮文化与前沿科技的一手信息,主动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