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谁杀了她》
这本书的最后,东野圭吾耍了一个心机,案件的推理到最后能够确定凶手一定是弓场佳世子和佃润一两个人中的一个,但究竟是谁,虽然康正和加贺都知道了最后的凶手,但是东野圭吾并没有向读者揭晓,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分析。 在今天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本想查一查最后到底谁是凶手,但是在我拿起手机后,我决定自己去分析一下这个逻辑。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只需要找到弓场佳世子和佃润一的语言中存在的漏洞应该就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了,为此需要整理一下一些证据和两个人的证词。 佃润一最后的证词是,佳世子之前坦言的预谋杀害园子的过程都是他做的,之后佳世子醒来也并没有反驳,因此,可以认为这个证词是双方都承..
Read more

读书笔记--《毕业》
“我能问个问题吗?“沙都子问道。 加贺没有回答,只是停止了往嘴里送的薯条的手,看着沙都子。 “你现在还想和我结婚吗?“ 加贺把薯条塞进嘴里。“想着呢。” “哦…谢谢啊。“ “真可惜啊。“ “可惜。“ 从背叛开始,看似牢固的多年的友谊开始逐渐分崩离析,就连无罪的人,都被牵连。沙都子和加贺,为了珍视的友谊,坚持追寻朋友遇害的真相,可是真相的背后是让两人更加难以接受的事,当真相被揭开,所有的事情就都回不去了。两人明明都依赖着对方,两人都是最珍视友谊的人,可最后就连仅剩的两个人也无法再坚守。两人最后的对白里,包含了太多的难以挽回的遗憾。
Read more

读书笔记--《侦探伽利略》
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相对于1990年的《假面山庄》、1996年的《恶意》,这本书的内容显得非常简单平凡,由五个完全独立的案件组成,并且案件本身的解密也没有什么波折,作为汤川学系列的第一本作品,读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这本书的封面我还挺喜欢的。 第一个案件叫做燃烧。讲述的是五个飞车党少年在一个十字路口售货机前买饮料时,突然遭遇爆炸导致一人死亡,其余五人受伤的离奇案件。为了揭秘爆炸真相,草雉俊平去找汤川学协助破解犯罪手法,并成功抓获犯人。 第二个案件叫做复刻。讲述两个少年去一个充满废弃垃圾的池塘钓鱼,发现了一个铝制的面具,却被发现这个面具的原型是一个失踪已经的人,后来警察果然在这个池塘里发现了这个失踪人的尸体,但是却不知道这个面具是怎么产生的,因为无论是通过活人脱模还是死后脱模都没办法制作出这么真实的面具..
Read more

读书笔记--《禁断的魔术》
之前看汤川学的系列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沉默的巡游》对汤川学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个严谨、专注、理性的人,帝都大学物理教授,优秀的物理学家等,读了《透明的螺旋》之后知道了汤川的身世,《禁断的魔术》是2012年出版的,在《透明的螺旋》之前,里边描写了汤川的高中时期的一些事情,所以人物形象也逐渐饱满了起来。 必须说汤川学确实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仅仅是因为一份来自自己高中母校曾经待过的物理社团的后辈古芝的邮件,就从帝都大学亲自带着设备去协助。尽管有诸多疑点指向了古芝他也不相信他会犯罪,而最后为了拯救即将犯罪的古芝,选择代替古芝按下磁射炮发射按钮。 我看书的时候摘了两段我挺喜欢的话: 所谓放弃,应该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做的事,世界上没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事。只要放弃一次,就会滋生放弃的习性,原本可以解决的..
Read more.png)
.png)
读书笔记--《假面山庄》
很经典的东野圭吾式推理小说,把小说的主要视角都放在高之身上,我以为他肯定是无辜的,但最后真相大白时的反转却让我十分惊讶。 高之的未婚妻朋美在筹划婚礼途中开车冲下了悬崖,就在两人结婚前几天,尽管如此朋美的父母也依旧对高之视如亲人,朋美的父亲森琦伸彦邀请高之去自己别墅参加聚会,到会的还有朋美的父亲森琦、朋美的哥哥利明、森琦的秘书玲子、森琦的妻子厚子、朋美的朋友桂子、朋美的表妹雪倏、雪倏的朋友木户,看似祥和的聚会,随着两个劫匪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为了等待队友阿藤,两个劫匪要在别墅里边藏身,所以威胁其他所有人不能自由活动,为了逃出去,玲子在一次被允许的外出时在门口留下了SOS的讯息,利明做了定时短路装置,但是均被人给暗中破坏了,一天过后,雪倏被发现在自己的房间里边被刺身亡,旁边的日记本被撕掉了两页,而日期正是朋美死..
Read more读书笔记--《透明的螺旋》
为了应付回家路上的无聊时间我把很早之前买的这本书给带上了,连包装纸都没拆。很不幸我的手机在路上遗失了,幸运的是我还能看看书。书内容不算多,我大概花了三四个小时就全部看完了,然后趁着余味未尽写一写感受,不过因为没有手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出来。我认为这本书最有意思最值得揣摩的就是书的名字,看书之前我猜测可能是螺旋状的楼梯,比如犯罪现场,利用螺旋来构建不在场证明之类的,不过读完序幕我就已经大概猜到了螺旋的含义,指的是双螺旋结构的DNA,也就是说这本书的主题是亲情,但如此也才知道了书名的一半,还不知道另一半“透明的”是什么意思,为了理解剩下的一半的含义却需要读完整本书。 让我有点失望的是这并不是一本像 《嫌疑人x的现身》 那样的推理情节很精彩或者是 《恶意》 那样形式新颖主题深刻的书,中间铺垫的内容可以说十分..
Read more.png)
.png)
新冠自愈日记
2022年12月社会放开了对新冠的管控,很快我就感染了病毒,起初可能没什么感觉,很多报道也说跟普通感冒一样,但是就我个人体验来说,新冠和普通感冒还是有明显的差异的,在居家治疗期间,我把身体状态和用药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了。 12月12日下午8点,感觉嗓子有点不舒服,回家测了体温36.8度,还没开始发烧,其他情况正常 12月13日0点,嗓子依旧不太舒服,有一种很干的感觉,测了一下体温37.0度,不知道是不是算发烧,其他没什么异常,睡前冲了一袋感冒灵,明早看看情况 12月13日早上6点半,嗓子干的感觉愈发明显,体温是36.6度,但是这时候浑身酸痛,头也开始有点疼,我倒了杯热水喝了再睡会儿 12月13日上午11点,嗓子干的感觉有所缓解,但是浑身酸痛的感觉很强烈,睡觉的时候会很难受,测了体温是37.7度,有点..
Read more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
(这张照片是我在公司附近拍的,大概是下午五点左右,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很喜欢这个色调,看着很平静,可是又不太平静。)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并不太平静。这个月初,12月6号,国家宣布了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了,也就是说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封控管理了。巧的是6号凌晨我们楼检测出了一个阳性,在政策还没真正落地的时候,社区还是把我们封控了起来,取外卖和快递都是在楼下取。不过只封闭了1天,7号的时候社区通知放开了,除了阳性的居民,其他人都可以正常出小区。 这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全部放开了。我在2号的时候就提前下单了一些常用的药,包括布洛芬、感冒灵,还买了几盒抗原检测盒,那时候放开的消息还只是传言,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事实证明我的提前准备是正确的,现在是11号,北京这边大部分的感冒药已经买不到了,很多人发烧..
Read more

封控与自由
今天早起出去跑步,被告知小区临时进入管控状态,不允许出小区。我其实是一个挺逆来顺受的人的,但是听到这总归是有一些不太高兴,本来早起跑步,然后回家洗个澡再吃个早餐,这是非常规律并且轻松愉悦的事情,却被突然来的封控打断,这就像是跟喜欢的人约好了去吃饭,但是你满心欢喜到了地方却被人家告知来不了,任谁都开心不起来。更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什么网上的段子,疫情期间失去生活自由的人不在少数,你被告知别人放鸽子,别人可能也在郁闷为何小区突然就被封控了。 但必须说清楚的是,我并不是在说我们小区做的不好,相反,我们小区是在这事情上算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了,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张贴了为什么要封控,封控的策略以及封控几天,这些都写的很清楚,这是非常正确的,作为小区居民我们也支持这样的防疫工作,对比这几天网络上发酵的很多地方的封控管制,什么..
Read more

为什么要读书
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喜欢看书的人,而且我只看纸质书,我对电子书有一种莫名的偏见,我的强迫症会要求我在书开封之际去感受印刷油墨的气味,会在我阅读的时候要求我去用指尖轻轻摩挲书页,如若不然这书或许就看的不太自在。 我曾经“吞”过很多书,说“吞”字是因为大多书我都看的一知半解,过不了太久就忘了,所以后来我尤其会多看一些小说类的书,因为意蕴悠长、辞藻华丽或者富有哲学的文字,我总是不太能记住的,但是小说的剧情却不容易忘掉。在大学时我看过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以及《数字城堡》,老实说是这几本书让我开始对小说类书籍产生的兴趣,后来又看了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祈祷落幕时》、《恶意》、《沉默的巡游》、《解忧杂货铺》,看过村上村树的《图书馆奇谈》,看过《小王子》,看过豆豆的《遥远的..
Read more